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正文

音乐学院2011级视唱教学汇报音乐会

2013-06-21  点击:[]

视唱教学汇报音乐会作品介绍

表演者:2011级音乐学

指导教师:王笑容

视唱是音乐院校培养学生基本音乐素养与才能的重要基础课程。专业视唱音乐会是高等音乐院校近几年才慢慢兴起的,是展示该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。本次音乐会是音乐学院成立以来的首次视唱教学成果展示。表演曲目多为课堂练习的内容,既有中国民歌也有西方经典音乐作品,以体现课堂教学中一直强调的多声思维训练理念,促进教学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。在音乐会中,学生们通过演唱各种单声部与多声部的音乐作品,以及无伴奏音乐作品,增强自身的多声音乐思维能力,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表现能力更快提高,培养学生成为音乐创作、音乐表演与音乐研究领域中的高素质人才。

自弹自唱是视唱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,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与多声思维能力,还能使学生在弹唱中理解和掌握音乐要素的功能、意义和音乐表现的一般规律,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,更准确的表达音乐。通过弹唱的形式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,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、听觉能力和视唱能力得到实际的运用。

《圣母颂》这首乐曲1859在古诺在巴赫《平均律钢琴曲集》第一首《C大调前奏曲》的和声基础上添加了优美的歌唱性旋律构成。古诺创作的旋律与巴赫的和声结合的天衣无缝、浑然一体,乐曲十分优雅、自然,充满了虔诚的美感。

《创意曲》这首作品改编自巴赫二部创意曲第4首,是一首比较精巧的作品,演唱难度较大,作品运用了模仿,卡农,二重对位等多种技术,造成愉快、活泼、交错起伏情绪效果,具有鲜明的巴洛克音乐特征。

《那不勒斯舞曲》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《天鹅湖》中的选段,乐曲节奏轻盈、主题明朗抒情,音乐风格热情、奔放。舞曲奏响时的场景是:恶魔罗德巴尔特企图以他的女儿黑天鹅来迷惑王子。恶魔挥舞着黑色的斗篷,此时那不勒斯舞曲响起,女郎伴随着音乐跳起意大利传统舞蹈。

《老黑奴》这首作品由美国作曲家斯蒂芬·福斯特创作的美国民歌作者与这个老黑奴有着多年的交情,老黑奴的去世使作者深感悲痛。这首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写的,旋律优美、亲切而又哀婉动人。显然,作者在创作本曲时除了寄托对老黑奴的哀思以外,也融进了对自己境遇的哀叹。

《彩云追月》最早为清代广东音乐,风格轻快独特,1935年,时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主任的任光同聂耳一起,为一批民族管弦乐曲灌制唱片。将本曲进行改编,作品是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、节奏轻巧、形象生动的描述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,这种对生活诗情画意的描写就是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。

《野玫瑰》是麦克道威尔最著名的音乐小品,是作者在美国东部地区居住时附近的自然景观引起的创作,作品具有典型的印第安音乐风格,是根据印第安五声音阶创作而成,乐曲富有浓郁的民间音乐风格,旋律优美、单纯、质朴。

《故乡的亲人》是一首无与伦比的、具有黑人音乐旋律的歌曲。它是福斯特在远离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州工作时,感到远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,于是创作了这首歌,借以寄托思乡之情。歌曲的旋律有着浓郁的赞美歌风格,这是因为福斯特自幼喜爱音乐,常随黑人保姆到教堂听黑人唱赞美歌,这些黑人的宗教歌曲给予他很深印象的缘故。

《索尔维格之歌》是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格里格代表作品,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,采用主歌副歌型的二段式结构,主歌洋溢着真挚亲切的感情,有很强的抒情性,副歌的旋律来自挪威传统民歌,具有花腔式的特点。主歌副歌在调式、速度、拍子、节奏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是一首植根于民间音乐土壤、寄托挪威人民理想的雅俗共赏之作。

2

1

上一条:声乐艺术指导与钢琴伴奏教学汇报音乐会 下一条:2013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奖喜报

关闭